发布日期:2024-07-20 10:11:20 点击次数:
身为一个「藏二代」,李纳为当今艺术评论不够「真实」而深感遗憾。艺术博览会,作为艺术评论的兵家必争之地,自然也吸引了李纳的注意,为了弥补艺术批评的「空缺」,李纳身先士卒,为我们带来这篇「不怕得罪人的」艺博会吐槽日记。「金玉其外」的艺博会同样也吸引了「异象」阻击手冯立的镜头,在快门的咔嚓之间,冯立将艺博会的「镀金」剥下,让我们得以窥见艺博会的「其中」。
压抑了三年的艺术,在艺博会刚刚放开时,就井喷般的发散开来。各地的艺博会接踵而来,似乎比往年还要更加频繁,而参与者无论是抱着购买的心态还是到艺博会所在城市旅游的心态,都非常之积极地参与。当代艺术的发展,无疑带动了人们欣赏艺术,关注艺术,感受艺术的热潮。艺术圈内的活动总是不透明,又喜欢有很多不成文、不可明说的规矩,杏彩体育注册让人觉得神秘而排他。而艺博会就是一个看似无门槛,“全民大狂欢”的艺术活动。但艺博会往往又不是只与艺术相关,还同样掺杂着商业、人际交往、政策推行的因素。
艺博会有其存在的意义和必要性,人们在此买卖、学习、交流艺术和艺术以外的一切。即便是最成功的dealer也会跟你说,赚钱是艺术的附加值,并不是最终目的。艺术圈有赚得盆满钵满的人,也有很多为爱发电的人。
艺博会是以画廊参展的形式举办的,这个舞台上杏彩体育,画廊是主角,但藏家更是必不可少的角色。似乎不去艺博会的藏家,会被认为是不勤奋,对待艺术不够热情和赤诚,甚至是没分量没面子,没有被画廊或主办方邀请的人。藏家有时候也会像参展商一样急迫地去参加艺博会,以便证明些什么。当然了,其中也不乏真正来买艺术品的客人,在争分夺秒地抢购,或被前呼后拥地奉承。所以,一场场艺博会不仅是艺术的盛宴,也是人性的观察场,有时看人,跟人聊天,比看作品要有趣的多。
从香港和瑞士的巴塞尔博览会到首尔弗里兹和艺术深圳,李纳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了在这四场艺术博览会中见到的那些努力的、精致的、悠闲的、困倦的、好奇的、严肃的、奇葩的、文雅的、紧张的、高冷的、装腔的、作势的、戏谑的、活泼的、路过的、打卡的、张望的、彷徨的、积极的、拼搏的、职业的、客套的、搞怪的人与人与人与人与人与人与人与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
3月底的香港是艺术人的派对场,今年的巴塞尔来的人格外多,大概是疫情后很多人首次出关,充满了雀跃和自由。
从君悦酒店出来,身上沾满了电梯里那些西装革履男士们的香水味,大概率不是Le Labo 13就是Chanel蔚蓝。在香港参加艺博会的人群,跟在有一个很大的区别,那就是穿着打扮。无论是亚洲还是西方面孔,穿着讲究的比例是远远大于的。听人解释说,在香港,人们是很重视艺博会的,因为它不仅仅是艺术活动,更是重要的社交场合,所以人靠衣装,要把好的一面展现出来。艺术品昂贵,更加奢侈,是比爱马仕,理查德米勒,兰博基尼更能彰显品位的奢侈品。拥有艺术品,相应地也抬高了其拥有者的社会地位,是一种无言的身份名片。因此出现在艺术圈,交流艺术,展示藏品,也成为了一种展现品位与身份的社交手段。
我穿梭在画廊之间,中英文切换着跟那些熟的不熟的艺术圈朋友们寒暄。有时会假装感兴趣地点评一番,问问价格,画廊也会假装抱歉地说作品已经卖掉了。这种一来一往的交流虽然有些俗套,但是大家都乐此不疲,甚至成为一种心照不宣的(无效)社交礼仪。当然我也会有真正感兴趣的作品,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去听画廊的讲解,要求看这个艺术家更多的作品,甚至开始讨价还价。不过参加艺博会却空手而回往往是常态,同去的藏家Garry一语道破:对于大部分藏家来说,能看上眼的,不是已经卖掉了就是买不起,available并且affordable的又不喜欢。
艺博会首日就有很多作品售出,在公众号上也能看到报道,哪位大藏家又横扫了多件作品,哪家画廊又旗开得胜。气氛一片祥和,似乎藏家的报复性消费让沉寂三年的艺术圈又活了起来。
当我们感受阳光时,也应该留意到阴影的一面。很多人把香港巴塞尔当成是一个权威,一个艺术风向标,但这真的合理吗?它本身是不是又是一个为了迎合香港,或亚洲市场的信息茧房?本土画廊是否是心服口服地被安排在边边角角?筛选画廊和参展作品的标准究竟是依照什么而定的?艺术与资本的向来就不是什么秘密,也不是丑闻,甚至有时会成为加分项,因为它有坚实的物质基础。随之而来的就是阶级分化,根据财富、社会地位、藏品质量等主观客观因素而划分。这直接体现在藏家接收PDF的先后顺序,作品折扣,排队位置等。不可否认,艺博会对于艺术的推动是存在的,但我们也大可不必把艺博会上的销售数据奉为圭臬。
这次去瑞士,是跟着一个艺术旅游团一起去的,虽然中间drama不断,但是行程安排还是非常给力的。想起以前另一家美术馆也组织过境外艺术旅游团的项目,结果也是鸡飞狗跳。在特定空间内,小范围,短时间,密集接触下的人际关系的复杂程度简直堪比中国画廊申请瑞士巴塞尔艺博会。
第一天巴塞尔,先是在一楼受到了一整天的艺术视觉冲击。当然是好的冲击。一楼大多是蓝筹画廊和Old money画廊,精品程度堪称美术馆级别。蓝筹画廊自不必说,大都是欧洲主场,所以拿的都是重要作品,如果你的级别够高,也会被邀请到他们的小仓库或者三楼的VIP室里看一些特殊作品。Old money的画廊大多是传承了一代又一代,虽然在中国并不知名,但在国际上是备受尊重。我跟同行的参加朋友Tingting,沉醉于那一墙墙的丰塔纳,摆都摆不下的杜布菲,从来没见过的毕加索,和只在拍卖图录里见到过的奥尔。
对于艺术爱好者来说,参加西方主流的艺术博览会是精神和审美上极大的满足。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太多现代和当代的精品,经过历史的沉淀,和几经流转,最后出现在这个场域中。站在作品面前,感受它的精神内核和穿越时代的观念表达,画廊当然会根据观察和聊天去判断你是否是目标客户群体,或者简单来说,你买不买得起。比较浅薄的是,他会观察你的着装,但实际这个法子并不实用。因为对于很多藏家或dealer,着装都是非常简单的,不仅仅是有没有logo的问题,有时他们就是喜欢穿一些并不昂贵的服饰。所以对于一个成熟有经验的画廊工作人员,他会更注重你们攀谈的内容,像福尔摩斯一样,从中摘取有效信息,然后进行判断。比如他会问你,从哪里来,认不认识某个同国籍的知名藏家,有没有看过某个展览,对这个艺术家是否了解,有没有买过这个艺术家或者在这个画廊消费过。看似闲聊,实际是在打探。这是画廊工作人员的必修课,毕竟艺博会的时间有限,人来人往,他总要抓住那个最能成交的可能。
跟朋友结伴去韩国,弗里兹是一个由头,好吃好玩一番顺便去看艺博会。花在去艺术家工作室和各大财团美术馆的时间,远超于艺博会。作品好不好是其次,但是我最深刻的感受就是直面了信息茧房的强大,并且正视了自己就在这个茧房当中。
这次首尔弗里兹还是西方大画廊和韩国本土画廊销售情况更好。国际蓝筹画廊都更加游刃有余,迎来送往不少客人,每晚也都是派对不断。中国画廊和中国艺术家都战绩平平,不受热捧。因为这是第二次首尔弗里兹,所以很多画廊也都是试水心态。拿去的大多是A类艺术家的BC类作品,但也有像Ropac之类的画廊带去了很有诚意的作品。
韩国的艺术市场跟中国还是有一些不同的。韩国格外钟情西方大名头艺术家,像康多、沃霍之类的。跟风购买的现象非常之明显,不仅是是受大财团影响,明星idol有时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画廊也会把“权志龙也是这个艺术家的藏家”作为宣传卖点,尽可能地彰显艺术家的受欢迎程度。
韩国Frieze艺博会中的作品,如韩国设计风格般多是看起来“无害”的小清新风,贝浩登展位门口的“流浪汉”,是本届Frieze中为数不多的“出格”作品
当然,跟中国一样,他们对本土艺术家也是极其热捧,但是好像只有韩国藏家在买韩国艺术家的错觉。我觉得大部分人,除了白南准,李禹焕,朴硒甫,李培以外,能数出来的韩国艺术家,两只手就够用了吧。按理来说是不应该的,大家都知道韩国的美育是非常好的,人均审美很高,从穿着打扮,产品设计,城市建设就能看出,那艺术自然是应该顺势发展极好的。而且韩国,亲欧,自主进行文化融合,且与西方关系乐观,应该对于韩国艺术走向国际有先天优势。但如此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的艺术市场,似乎并没有想象的那么蓬勃。我不知道是因为韩国真的艺术家断层太厉害,还是因为我太孤陋寡闻,一叶障目了。
韩国还有一个奇特现象,就是财团藏家。像三星,爱茉莉,太平洋之类的大财团热衷于艺术品收藏,在国内具有绝对的话语权,甚至有能力去影响国家对于艺术品的税法改革政策(没错,在干预下,韩国买架上艺术品免税)。在这些大财团藏家的映衬下,私人藏家反而显得暗淡无光。随着免税新政,艺术品储藏的优惠,和国际性艺术博览会的加码,韩国未来的艺术品市场究竟会如何?韩国艺术家是否是又一蓝筹?我们对于韩国市场是否还存在太多的认知空白和壁垒?又该如何客观深入地评估呢?
天公不作美,艺博会第一天就下起了暴雨,似乎是预示着一切不会太顺利。虽然一些艺术媒体报道都尽可能地挑着积极的一面去写,着重表明首日成交战绩不俗,但实际成交大多是来自于预售。卖出去的作品都是好卖的,即使不参加艺博会也一样能卖,而且新藏家成交极为罕见。大多参与的画廊的反馈都是不积极不乐观不理想,总结原因为:天不时,地不利,人不和。
第一天就大暴雨,天气情况十分严峻,出师不利。现场惨淡,基本只有工作人员溜达唠嗑,甚至打起牌来。因为第一天的影响,后续几天也不给力。因为场馆旁边正好在举办珠宝展,所以有一些客人是从珠宝展顺便来艺术深圳溜达的。即便穿戴得珠光宝气,看似身价不菲,但对于艺术并没有什么认知或爱好。
艺术深圳跟首尔弗里兹撞期,绝大部分的藏家能去首尔都不会选择去深圳的,这极大地削弱人流量和成交量。深圳本就不是一个艺术产业很发达的城市,因此想要调动本地藏家的参与和吸引外地藏家的积极性就颇有难度。虽然深圳也有艺术园区和做得不错的几家画廊,但总体来说还是体量太小。深圳之富裕,不用多说,处处是搞钱氛围。但深圳富裕阶层的消遣消费或爱好并不是艺术,艺术展览水平一般,自然城市美育就跟不上。
还是说到藏家问题,逛的多,买的少,整体买气低迷。甚至有些画廊都没开张就结束了,实在太惨。大多成交来自于预售或老客人,新客成交几率偏低。没能跟DNA同期是一大损失,DNA的团队更具有宣传和招商能力,实操经验更丰富。危急之时,不能相互借力,共同发展,格局小了。
虽然艺术深圳的摊位费相比北京上海便宜不少,但入不敷出,主办方和藏家不给力,也是会劝退很多画廊的。参加艺术深圳的画廊间流传着,这次能回本就已经是胜利了。不可否认,深圳是极具活力和实力雄厚的,但想要让珠三角藏家养成购买艺术品的认知,还需要走一段很长很艰难的路。
深夜,深圳本土画廊的画廊主Kenna在看过我小红书上关于艺术深圳的推文后,给我发消息说,要跟我好好聊聊深圳的艺术氛围,免得盲人摸象。他认为留言中对深圳的认识都很片面,深圳实际是包容开放,而且对于当代艺术是很资深的。我觉得这恰恰反映深圳的工作做得还不到位,才让很多非本地的人有这些刻板印象或“误解”。
艺术博览会似乎越来越频繁,一个接着一个地紧凑开办。看似遍地开花,但实际给藏家和画廊也都造成了很多压力。画廊需要合理的安排作品去到不同的活动,拍卖现在也需要挤进艺博会露露脸。但这种频繁又分散的安排,让每次活动的含金量也被打散了。拍卖也是,过去的春秋两拍已经远远不够,四季拍,线下拍,线上拍,月月拍,实在多得不行,都有些同情拍卖的工作量了。爆发式的复苏也会像是退去后的疲倦,没什么可兴奋的,有点累了。活动多,本该是高兴的事,说明景气、市场活跃,但就是觉得很不堪负荷。
虽然如此,艺博会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艺术活动,给了画廊一个同台竞技的场所。所谓“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每个参展艺博会的画廊都平等地展现自己代理的艺术家和画廊品位。这是一个属于画廊的战场,也是一个属于藏家的战场。藏家什么时候收到PDF,是否能看到“隐藏款”作品,画廊给了什么折扣,这一切似乎都彰显着藏家在画廊中的地位和实力。好作品自然是需要抢的,但有时金钱并不是唯一或是最重要的筹码。买艺术品,有时就像一场考试,藏家究竟有没有艺术审美和辨别能力,去判断什么该买什么不该买?是否会因为别人的三言两语而不坚定选择?是否会因为场外信息而误信误判?是否会出于情面而购买自己本不喜欢的作品?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