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08-05 23:43:49 点击次数:
很多新一代只知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购物天堂、美食之都,却不知香港洋服业也曾盛极一时,其纯手工制作的洋服更是蜚声海外,不少外国政要、好莱坞明星等都曾来港帮衬。
1998年,时任美国总统的克林顿准备当年7月访港。他在访港前数个月杏彩体育,曾特别派员来香港,携其西装及照片,前往尖沙咀一家洋服店,要求定制多套西装,每套价钱5000港元至1万港元不等。据说该家裁缝店获得克林顿的青睐,是美国一名前高级官员从中推荐的。除克林顿之外,美国前总统卡特和老布什、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及其丈夫、查尔斯王子、法国前总统密特朗等,都曾亲自上门,或通过邮寄在香港定做西装。好莱坞大明星更是不胜枚举。
香港上流社会的裁缝可以追溯到1920年代,当时大约有600人从事这项业务,到1960年间,已多达15000名裁缝。昔日业内分为三派:上海派、广东派、印度派,无意间也侧写了地缘的风云变迁。
1940年代,中国内地发生战乱,不少难民涌港,包括上海“十里洋场”手艺精良的裁缝师傅。上海裁缝用料、度身、裁剪、缝制等细节都是一丝不苟,代表了当时中国服装业的最高水平。开业于上世纪50年代的诗阁(Ascot Chang)和W.W.Chan&Sons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在当时,一般也只有“达官贵人”才负担得起慢工出细活的上海工西服。
越战时洋人军舰途经香港杏彩体育,发现在香港订做西装、军服,只需三分之一价钱,最快甚至一两日可以完工。军舰只需在香港停驻一两日,裁缝晚上上军舰量身,回店内赶工,早上便可交货了……价钱便宜、质素好,最重要是够快。这种工作效率,正正代表了香港精神。
1950年代,印度发生,部分裁缝选择走难到港,包括Sams Tailor的创办人Sam Melwani。Sams Tailor位于尖沙咀,或不为本地人所共知,却招待过多位外国政要。到了90年代,印巴籍裁缝大量涌现香港,并以超低价钱争夺市场,传统洋服店大受打击。
“度身订造”是香港洋服业无可比拟的缝制特色,顾客可以“到店裁度”,也可邀请师傅“上门裁度”,由于手工精湛,一套西装可以穿上二十年,甚至可以传给下一代。直至今日,所有香港旅游指南内,还都会建议旅客在香港缝制西装,不过,其中门道也不少。
在香港缝制西装,根据“手工订造”含量,分为四个等级,分别为:Bespoke(度身订造,属于全定制,不需要固有的“版”,完全根据客人的身材特征及审美偏好,杏彩体育平台注册登录入口制作独一无二的专属版型);其次是MTM(made to measure,俗称半定制,制作之前有一次试身及量体,确定大致合适的版型,并根据客人的身材特征对“版”进行修改);然后是MTO(made to order,个性化定制,只需要试出合适的版型,在固定的版式上按照客人喜好去改,但“版”是不动的,调整相对MTM更有限);最后就是RTW(Ready-to-Wear,高级成衣,以标准划一的版式、尺码、面料缝制而成的西装),RTW是目前选购西装最快捷的方式,店家通常也会为客人略做修改,令西装更加合身。
Bespoke自是其中最的选项,基本上是一切从零开始,在缝制过程中,客人需要多次试身,以便剪裁尽量贴合个别体型。此外,从衣料、口袋、开衩、衬里、领嘴、领襟等,都可以完全按照客人的要求而缝制,耗时几天至几周,花费亦相对较高。比如,如今在诗阁和W.W.Chan & Sons缝制一套Bespoke的西装一般要16000港元起步。乍听起来虽价格不扉,但相较于那些奢侈品牌动辄三五万起步的西服,其实性价比更高,因为判断一套西装是否好,最重要的应该是面料和剪裁,而非品牌。
诗阁至今仍保留补换衣领、衣袖的服务,如店内衬衫价格约1000到2000元,补换则大约300元。向来以朴素著称的原香港TVB主席邵逸夫爵士,生前是诗阁30多年的常客,据介绍,邵逸夫从不选最好的衣料,每次只做一些中等价格的衬衫,穿久了也不会扔掉,会派人送过来,要求只换领口和袖口,换过领口就好像是另一件衣服,价钱也只是做新衣服的三分之一。
向来以朴素著称的原香港TVB主席邵逸夫从不选最好的衣料,衬衫穿久了也不会直接扔掉,而要求只换衣领、衣袖。
此外,中环亦有较新派的豪华裁缝店如Attire House,不过收费可能昂贵到令人却步,Bespoke一套35000港元起,高的甚至可达数十万一套,交货的时间亦相对缓慢。
香港裁缝业的全盛时期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现在该门手艺已今非昔比,除因经济不景外,成衣的兴起和香港市民喜欢北上做衣服,使香港裁缝业开始式微。现在仍坚持为客人“度身订造”西装的,多为白手兴家的老店铺和祖业,且近年来亦呈现出“马太效应”——强者更强,弱者恒弱。一方面很多平价手工西服店倒闭,另一方面有些高级定制赚了个盆满钵满。
据悉,香港现在只有约200名上海师傅仍在工作,大多数都年逾60岁。不过,正当大家认定传统裁缝业已步向“夕阳”,近年却多了一群年轻人选择入行,各自用自己的方式,推动本地裁缝业的发展,希望可以扭转时代的巨轮。港府近年来也投入了逾20亿港元以期提振香港的时尚行业,包括推广当地的设计师和品牌。
作家彼得·梅尔在《有关品位》中说:“自从有了一套缝制的西服后,几年来,他都没有再定做,颇感不爽。然而隔三岔五,这种‘奢华一把’的还会重返,叫你欲罢不能,期待着花上一个上午的时间,徜徉在各种布料之间。”这寥寥数语,背后正是高级定制的魅力,独一无二,无可替代。